第511章 国内反应,开拍(4 / 7)

    罗兰·艾默里奇的作品在这方面做的都非常好。

    电影里的解释必须能让普通观众听懂,又不能太深奥。

    《后天》是因为南北极调转,《2012》则是因为中微子加热了地核。

    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至于这个理论是否可行,这当然是咨询过剧组的科学顾问团的。

    没错,是团,由众多的科学家组成,关于地质的,环境的,海洋的……

    电影里所有的镜头都要经过他们的确认。

    地壳位移是否可能?

    地壳移动引起的海啸是不是电影里描述的那样?

    科学顾问团必须保证电影里的镜头不会与科学相悖。

    张辰鼓掌,第一个镜头顺利完成。

    美国剧照和中国剧组一样,都很迷信。

    第一个镜头一次过,都被视为好运的象征。

    但张辰更多的是感叹好莱坞的演员资源丰富,老实讲,这些底层演员真的非常好用。

    他们很优秀,一个个的演技不俗,但在好莱坞几年如一日的却只能拿到一些小角色。

    这些人就是在拼,拼某个小配角突然就红了,那一天,就是他们转运的时候。

    相比之下,像梅根·福克斯那样的妖艳贱货却轻松拿到了女主角,这个世界公平吗?

    当然,也不一定轻松。

    据说爆炸贝的体重可不轻。

    接下来的十几天,张辰拍的都是一些小难度的动作,主要是为了磨合团队。

    十多天后,也差不多了。

    张辰拉着团队去世界各地拍外景。

    梵蒂冈,夏威夷,印度的科摩林角……

    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脚步。

    这就不得不说一下华纳。

    相比于《环太平洋》,这次的《2012》他们和华纳方面的合作更深。

    和华纳合作的好处就是他们有丰富的拍摄经验,尤其是关于大片的拍摄经验。

    很多事情,不需要张辰吩咐,就提前做好了。

    就比如取景这块,好莱坞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