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热情高得不得了,好像什么困难都不在话下。他业务能力突出,又勤奋好学,虽然孩子才一岁多,家里事情不少,但他还是把全部心思都放在工作上。任职不多久,他就把材料厂的各项业务流程摸得门儿清,对材料价格、成本消耗和管理费用这些关键信息,都了解得特别透彻,制定了计划财务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二级核算体制,通过考试选拔了车间核算员、仓库统计员,对财务岗位进行业务培训,重新定岗。计划财务工作严谨有序,管理井然。
在计划财务工作这块,林秋水总能发挥自己的创意,想出新点子,做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事儿。特别是他每月召开的财务分析会,更是别具一格,让人思维洞开。他巧妙地把财务工作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让数据和产品对上号,用大白话,结合日常实际工作,让枯燥的数据开口说话,通过精准到位的财务分析,找出企业运营中的问题。
他分析讲解时,喜欢用通俗的话语,讲出专业的道理,比喻特别生动,把难懂的数字,像说评书似的,讲得明白,说得透彻。让那些对财务知识一窍不通的人,一听就明白,而且听得津津有味,沉浸其中。
林秋水站在会议室的黑板前,手里拿着粉笔,耐心地讲解着:”咱们的滤嘴棒生产成本,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了一个百分点,问题出在哪?不是材料涨价,也不是设备出问题,问题就在材料损耗率。每生产一万支滤嘴棒,多浪费了一百支。这一百支,就是咱们的身体在失血,利润在流失。”
他转身在黑板上画了条曲线:”看,这是损耗率与行业平均值的对比。经过我的调查询问,问题就出在白班、中班与夜班操作的交接程序上。上一班的工人下班时停掉了机器,下一班接班时再重新开机,这就造成了材料损耗的增加。”
科室和车间主任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人低头记笔记,有人低声讨论。他们从来没想过,财务数据能这么准地指出生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