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过,“罡法,也可以说是纲法,种类丰富多样,但较为基础的不过寥寥数种。
东汉正一盟威道有《星纲箓》,其中的步罡之法包含东南西北中五斗。
此后又衍生出二十八宿罡、日月五星纲等。
这些均为比较基础且常用的纲法。
斗罡中最为基础的一种名为北斗玄枢罡。
其罡图仅呈现北斗七星。
正步时,以星名作为步迹之名;转身返回时,则以星君名作为步迹之名。
二十八宿罡象征着天上的二十八宿。
古代中国将天宇划分为二十八个大小不一的区域,并以相应的星宿来标识,称之为二十八宿。
它们代表着整个天宇,步之象征着旋斗历箕、蹑行周天。
步罡的基本功能是象征飞行于九天之上,以及禁制外物与鬼神。
罡,又被称为天纲地纪,因此步罡的第一个功能便是依照图谱来行走,人们更认为这样做就如同已经升上九天、越过九州,巡游天下,翱翔于仙境之中。
其中较为基础的是河图大豁落斗,简称为豁落斗。
实际上,它就是原本的北斗罡,以北斗七星加上辅弼二星绘制罡图,并以河图及所列后天卦位作为规范。
分为冬至后和夏至后两种用法。
前者从坎卦起始,行至离位;后者从离卦起始,行至坎位。
河图九数代表着天上的九个区域,或九个星宿,分别为天英(坎一)、天任(坤二)、天柱(震三)、天心(巽四)、天禽(中五)、天辅(乾六)、天冲(兑七)、天芮(艮八)、天逢(离九)。”
我一边紧盯着场中的形势,一边回忆着与龙在天他们交流时所获取的知识:“步时念咒,依次点明所步方位、象征意义以及威力所在。
而且,从这一咒语中,我们可以揣测,步罡主要是象征在天上飞行,并且具备消灾辟邪的诸多自然功能。
它与二十八宿罡、日月五星罡等一样,都代表着天上的某一区域或者仙境天府,因此在步罡时都需要存想这些场景。
由此可见,步罡咒中已然表明,道士点香烛等同于将天上的星光移至凡间,而实现这一点依靠的便是步罡。
此类罡中也有代表九州的,称九州罡。
九州,指雍、梁、兖、扬、青、徐、豫、冀九州,古人以之代表整个神州大地,所以步之代表巡逻整个大地。
步罡的另一项功能,是能够禁制鬼神与外物。
实际上,禹步、步罡既蕴含飞行九天之意,又具备禁制鬼神和外物的作用。
然而,在后续的展进程中,其功能逐渐走向专门化,某些罡法主要用于飞行九天,而某些罡法的禁制作用则更为显着。
由于道教法术的主要功能在于运用自然力量来改变外物、掌控外物的变化,且所信仰的神仙居于天上或仙山洞府,进入其所在世界必须具备自然能力,踏罡步斗被认为拥有这样的能力,所以它被广泛应用于法术当中,成为道法的基本手段。”
我看见苏翟一边迈着奇特的步伐,一边用手做出怪异的手势,心中暗自思忖:“苏兄这诡异的步伐,想必就是他们所说的步罡了;而这些手势,应该就是所谓的掐诀。
掐诀又称握诀、捻诀、捏诀、法诀、手诀、神诀,有时也称斗诀,简称为诀。
它是道法的基本方法之一,指在手掌、手指上掐某些部位,或者使手指间结成特定的姿势,能够感召鬼神、摧伏邪精。
它与步罡一同,构成了道法和行持时基本的形体动作。
道士在诵经、念咒、步罡、结坛、召将、气禁、收邪、治病、祈禳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掐相应的诀。
《太上助国救民总真秘要》卷九记载:「凡行步、问病、治邪、入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