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七十二小时(2 / 4)

‘点亮黑暗森林’的倡议。”

沈星河想起李约素来的私信——那家伙总爱用摩尔斯码写邮件,上一封还夹着一张照片:他蹲在堆满硬盘的小屋里,身后贴满《基地》《沙丘》的海报,配文是“用分布式服务器对抗删改,这招够不够浪漫?”

此刻,千里之外的某间出租屋里,李约素正把最后一块移动硬盘塞进背包。

他推了推裂成三瓣的眼镜,对着摄像头比了个开枪的手势:“三、二、一——”

手指按下回车键的瞬间,全球三十七个国家的服务器同时亮起绿灯,《三体》完整原稿的数据流如银河倾泻,在虚拟空间里织成一张密网。

而在北京某栋灰扑扑的办公楼里,林雪梅把保温杯重重地放在会议桌上。

圆桌旁坐着教育部领导、出版社代表,还有几个挂着“文化审查”

胸牌的中年人。

她翻开笔记本,故意让封皮上“中科院天体物理研究所”

的烫金字正对着主位:“各位老师,我有个问题。”

全场的目光唰地聚集过来。

她能听见自己喉结滚动的声音,想起昨夜沈星河在电话里说的:“林老师,你要做的不是反驳,而是把问题抛向未来。”

“如果有一天,人类真的收到了外星文明的信号。”

她站起身来,白大褂口袋里的u盘硌着大腿,“我们是否应该让下一代提前了解‘宇宙社会学’的基本逻辑?还是等危机来临,再手忙脚乱地翻找被删减的理论?”

会议室陷入了死寂。

她趁机抽出u盘,挨个递给在场的学者:“这是我关于‘黑暗森林理论’的数学验证论文,或许能为各位提供参考。”

当u盘递到审查组组长手里时,对方指节白,指甲几乎掐进塑料壳。

与此同时,城南印刷厂的轰鸣声震得玻璃嗡嗡作响。

赵敏踩着梯子,踮脚检查最后一摞书的封面。

“国家航天局指导出版”

几个烫金大字在日光灯下泛着暖光,她伸手摸了摸,指尖触到凹凸不平的纹路——这是找老匠人特意做的仿官方压痕。

“赵姐,第五箱打包好了!”

印刷工小张扛着纸箱跑了过来,额角的汗滴在纸箱上洇出个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