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地。
大禾谷收获少,但价钱贵,除了输官上供外,非富贵大户不能吃到,小禾谷收获多,价钱贱,贫下户都吃它。
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占城稻的真实性。
官府亲眷和富家大户都不愿意吃,因为它的口感不是很好。
稻米的本质就是被人吃,为何现在米种无数,有好有坏?
看到幽国的稻谷时,李昭就悟了。
这种米难怪在武国没有人推广,最挑剔得要死的武国人能吃了才有鬼!
果然,上天是公平的,它不可能让所有的优点都聚焦在一种作物身上。
也只有那位稻下乘凉的伟人才能做出此等壮举来,将所有优点聚集在一种作物身上,活了亿万万人的性命。
李昭的情绪剧烈起伏,他一开始是激动的,可慢慢的又平复了。
当然,华夏古代的历史发展给了李昭很好的借鉴和走下去的动力。
虽然占城稻初期引进来的时候的确也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也不受重视,和难吃脱不开干系。
但后期逐步的被接受,甚至广泛推广,也从侧面说明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杂交水稻的诞生!
占城稻属于籼米的一种,直链淀粉多,煮饭硬,但在后续的历史中却演变成了多种品牌。
这样的品牌才适合本国人的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