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就像洪武皇帝那样,祭出“杀、杀、杀”
的铁腕,把贪腐的官员拉到午门砍一批、关进诏狱抓一批,或许朝堂上能安分个年。
可地方上呢?
依旧是看不见的乌烟瘴气——
别以为锦衣卫的飞鱼服、东厂的番子真能管到村村户户,他们盯着的从来都是官员有没有谋逆、有没有结党,至于哪家佃户被乡绅逼得卖了孩子、哪片庄稼被豪强占了去,这些民间的细碎疾苦,他们哪有功夫一一
顾及?
到最后,不过是京城的天清了,地方的地还是脏的。
说到底,“皇权不下乡”
这话太戳心,像根针似的扎在皇图霸业上。
乡里是皇朝的根基,是收粮、征兵的根本,却只能靠着乡绅、里正这些“土皇帝”
管理。
从汉到明,各朝各代的皇帝都想过法子,派过流官、设过巡检,可最后都不了了之——
流官怕乡绅抱团,巡检管不了宗族势力,到末了只能听之任之,眼睁睁看着乡绅们在地方上盘剥百姓、作威作福,把好好的根基啃得千疮百孔。
要么,就学秦朝那套“以法直管”
,从郡到县再到乡亭,层层级级都绑上连坐制度,小吏敢徇私、乡老敢藏私,连带着上级都要跟着受罚,管得严丝合缝没有半点空隙。
可结果呢?
秦始皇活着时靠铁腕压着,刚一闭眼,天下就像被捅了的马蜂窝,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六国旧族纷纷反水,乱到连收拾的余地都没有——
这法子太刚太烈,像烧得太旺的炭火,能瞬间取暖,却也能把整个屋子烧得精光,根本撑不住长久的太平。
朱有建靠在龙椅上,指节轻轻敲击着扶手上雕刻的龙纹,冰凉的木质感顺着指尖往上爬,只觉得这治国的难题,比他当初在实验室里调配易爆药剂难上百倍——
药剂配错了能重来,治国走偏了,赔上的可是万千性命。
朱有建指尖叩着御案,青瓷笔洗被震得轻轻作响,语气里带着几分看似昏君式的随性,眼底却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还是得推股权制度。
地方上的田亩、工坊让股东自行派人管,收了粮、赚了钱他们分大头,可要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