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皓首穷经的老儒正痛心疾首:“祖宗之法不可变!变则失其本,乱其纲!”对面的年轻士子却振振有词:“时移世易,变法者昌!固守陈规,只会困于泥沼,寸步难行!”
“古礼如根,今变如叶。”叶昭凤的声音温和却有力,“无根之木,何以参天?无叶之枝,何以承露?”她抬手,玄色龙纹袍袖拂过,霞光中浮现出一棵老树的虚影:盘根错节的根系深扎大地,是为“古礼”的根基;舒展的枝叶随四季荣枯,是为“今变”的灵活。“守根,是为不忘来时路;生叶,是为适应新天地。变的是应对世事的方法,不变的是支撑天地的骨架。”
老儒与士子皆是一怔,霞光中的老树虚影仿佛活了过来,根系在土壤中愈发稳固,枝叶在风中愈发舒展。两种原本针锋相对的霞光,竟如树干与枝叶般相依相生,凝聚出“守正出新”的清辉。
越来越多的争论圈子在两人的点拨下,从激烈对抗走向温和交融。霞光不再是刺眼的锋芒,而是化作温润的光晕,如同无数颗凝结了智慧的露珠,在虚空中静静悬浮。当最后一丝争执的余波消散,这些光晕便如同找到了归宿,纷纷化作圆润晶莹、内蕴华彩的光珠,朝着叶昭凤与楚凡飞去,无声无息地融入他们的道心深处。
叶昭凤感到自己的帝王道心微微一震,仿佛注入了新的活力。那属于帝王的威严依旧,却多了一种**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智慧。她仿佛更能理解朝堂上那些看似针锋相对的意见背后,所代表的立场与诉求。楚凡的权谋道心则变得更加通透澄澈。墨色剑影的锋锐未减,却增添了几分**光风霁月、直指本心**的坦荡。他意识到,最高明的权谋,有时恰恰是最大的坦荡,因为其根基立于“公理”与“大势”之上。
聚者论理的热烈余温尚未完全散去,眼前的景象已陡然一变。这一重关卡——**散者守规**,呈现出一片**疏离、空旷、弥漫着清冷微光**的世界。
这里不再有聚集的人群,不再有喧闹的争论。目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