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阵法的最高境界,并非追求规则的繁复与威力,而是让所有看似独立的、甚至矛盾的规则,都完美地为同一个终极目标(守护、困敌、杀伐)而服务!如同朝堂众臣,各司其职,各展所长,只为江山社稷!”
离开规则森严的阵道迷宫,眼前的景象再次转换,一片祥和宁静的金光笼罩下来,洗涤着心灵上的尘埃与杀伐之气。
这里没有刀光剑影,没有陷阱迷障。只有一尊巨大的、通体由温润白玉雕琢而成的佛像,盘膝而坐,低眉垂目,面容慈悲而庄严,仿佛在注视着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佛像前的空地上,只有一个简单的蒲团。蒲团周围,散落着无数或新或旧、材质各异的经卷。有的以金粉书写在贝叶上,有的以墨汁誊抄在宣纸上,有的甚至只是刻在粗糙的石片上。
这些经卷上的文字各不相同,语言各异,但其核心思想却惊人地一致,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慈悲”、“渡人”、“舍生”、“放下”的佛门至理。梵唱般的诵经声在空间中若有若无地回荡,带着一种直抵灵魂深处的温润力量,让人不由自主地平静下来。
一个身着朴素灰色僧衣的年轻佛子虚影,正安静地跪坐在蒲团之上。他手持一卷古老的竹简经书,轻声诵读,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如同清泉流淌过心田,蕴含着抚平躁动、启迪智慧的力量。
叶昭凤缓步上前,在佛子虚影旁边的空地上,同样盘膝坐下。她没有言语,只是静静地感受着这片空间的祥和与佛子诵经声中蕴含的慈悲愿力。
佛子虚影似乎感应到她的到来,诵经声微微一顿。他抬起头,看向叶昭凤,眼神清澈而充满智慧。他轻轻合上手中的竹简,从身边散落的经卷中,拿起一卷以金线装裱的《渡厄经》,双手捧着,恭敬地递到叶昭凤面前。
叶昭凤双手接过经卷,缓缓展开。金色的文字流淌着佛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