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最偏远的村落,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灾民们跪倒在雪地里,发出震天动地的、带着哭腔的“万岁”声浪。那饱含感激与希望的声浪,此刻竟化作掌心的暖光,温暖着她的灵魂。
光点中,似乎还残留着当年那个在灾区临时搭建的粥棚旁,她亲手种下第一株象征希望的赈灾粮苗时,指尖沾染泥土的触感。
“这是……”叶昭凤的眼眶微微发热。她从未想过,当年一个出于责任和怜悯的举动,会以这种方式回馈于己。
与此同时,一道充满盎然生机的翠绿色光点,主动缠绕上楚凡的指尖。他闭上眼,眼前浮现出南疆雨季,百年一遇的滔天洪水冲毁了无数堤坝,淹没良田村镇,哀鸿遍野。他临危受命,亲赴险境,与河工同吃同住,日夜不休。
不仅以超凡的修为和智慧疏导洪水,更在灾后,亲自踏勘地形,设计、督造了全新的、更加坚固的堤防系统。当洪水退去,新堤巍然屹立,堤坝之上,灾民们自发种下的树苗抽出嫩芽,在春风中摇曳。
那象征着新生与希望的绿色,此刻化作他指尖的绿芒,带着泥土的芬芳和草木生长的勃勃生机。光点中,似乎还回荡着堤坝上,那些家园得以保全的老农们,望着新苗时发出的、充满感激的爽朗笑声。
“原来做过的事,都有回响。”叶昭凤的声音带着一丝感慨和欣慰,她小心翼翼地捧着掌心的暖光,仿佛捧着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楚凡也轻轻握住那道绿芒,感受着其中蕴含的生命力与感激之情,嘴角泛起一丝温和的笑意:“并非刻意为之,只是……做了该做之事。”
更多的光点汇聚而来:
有叶昭凤力排众议,为前朝被冤杀的忠臣良将平反昭雪时,那些沉冤得雪者家族祠堂中点燃的、带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