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呢……给我带了城里的点心……”
然而,那相册中英挺的少年,分明是她早已战死沙场、埋骨他乡数十年的丈夫!另一个场景中,一位白发将军虚影,正激动地指着沙盘地图上的一处关隘,对着年轻的参谋们怒吼:“此关!老夫当年亲守过!若要解围,必从东门出其不意,方可突围!速去传令!”
然而,沙盘上那座他记忆犹新的雄关,早在十年前的一场惨烈战役中,便已被炸成齑粉,不复存在!
他们的记忆,在岁月的侵蚀下已然错位、混淆。然而,在这荒诞的表象之下,却透露出一种令人心碎的、根植于灵魂深处的执念:
* 老妪总在每日三餐时,于灶台边固执地多摆上一副干净的碗筷,下意识地夹上几筷子菜——那是她深深刻在骨子里的习惯,因为她的丈夫生前,最爱吃她亲手擀的面条。
* 老将军即使在和平年代,也总在深夜惊醒,习惯性地披上沉重的甲胄,手握佩剑在院中巡弋——他并非不知战争早已结束,而是潜意识里,依然恐惧着当年那场让他失去无数袍泽的溃败会重演,依然想守护着什么。
叶昭凤望着这记忆混乱却又饱含深情的画面,心头酸涩,声音却带着洞悉的温柔:“记忆错位的‘错’,从来不是真正的遗忘或疯狂。它是那颗不肯放下的心,在时光长河中固执的锚定——那些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最刻骨铭心的事,纵使容颜在记忆中模糊,名字在时光里淡去,那份深刻的情感与责任,早已融入血脉,刻进骨髓,化作本能般的举动与牵挂。”
楚凡看着老将军披甲巡夜的身影,心中触动,想起了自己偶尔也会将叶思凡奔跑跳跃的身影,恍惚间错认成少年时的自己。然而,当叶思凡不小心跌倒时,他总会下意识地、迅疾无比地伸出手去搀扶——这个动作,与当年楚吞岳在他幼时跌倒时,那宽厚温暖的大手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