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雪天里的民生账(2 / 6)

有自己的盐了!”

    字迹旁边,画着个戴着斗笠的大人,正挥着铁锹挖水渠,旁边是冒热气的滤水器——比半年前的画更工整了些,却依然带着孩子的天真。

    “大人,”

    尘渊堡的堡主夫人抱着木盆走来,盆里是新做的皂角,“您尝尝这皂角水,洗过的手不裂了,连衣裳上的盐渍都能去。”

    她指尖蹭过窖壁上的柳筐纹路,忽然笑了,“从前总觉得堡主的官威才是体面,如今看着孩子们在滤水站跑跳,才知道啥叫日子——是手里有粮,缸里有水,心里不慌。”

    当尘渊堡的百姓在窖底分腌菜时,皇城的乾元殿正举行着一场特殊的朝会。

    女帝将《西境民生志》摊开在龙案上,让文武官员传看那些带着泥土气的记录:“赤沙城滤水器改良第三版,百姓建言‘加木棚遮雨’”“裂岩州屯田契约新增条款:‘灾年减租,丰年捐粮一成助邻’”。

    “陛下,”

    新任户部尚书捧着志书,声音里带着震动,“西境的‘民生自治’,竟比官署章程更合实情——他们连‘公平秤’的刻度,都按百姓常用的陶罐容量定。”

    楚怀瑾站在武将之列,忽然想起前日收到的密报:西境边军的粮草损耗率,竟因百姓自发修缮的驿站,从三成降到了半成——那些曾被贪腐啃食的“损耗”,在百姓的眼睛里,终究藏不住。

    女帝望向殿外的飞雪,忽然想起墨辰在奏疏里写的最后一句:“臣闻,治大国若烹小鲜,然小鲜之味,不在庖丁之刀,而在渔者之网——网牢,则鱼鲜;民安,则国固。”

    此刻,她终于明白,所谓“格局”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