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从正四品知府调任从二品布政使,一般是要先当按察副使或布政使司参政,然后考核结束在成为按察使或者布政使,但以堵胤锡这种情况,来个超擢也是可以的。
足可以看出皇帝对堵胤锡的重视。
“陛下圣明!”
“既然左布政是朕金口玉言,按察使和都指挥使也一并定了吧!”
崇祯思索了几息后再次给出答复:“按察使就让永平府知府左应选担任,刑部调一名郎中去担任副使,
都指挥使从腾骧四卫中挑一位指挥同知担任,从禁军十二卫中挑选两人担任都指挥同知,让王来聘去担任指挥佥事。”
群臣再次惊了一下,但都没有反对。
左应选是秦良玉举荐,皇帝特批的人才,先是担任昌黎知县,政绩和口碑极好,升永平知府,四品知府担任三品按察使也算是超擢了。
王来聘,崇祯朝第一个武科状元,皇帝为了表示对军队的重视鼓励天下百姓参军,直接授予武状元正三品,榜眼和探花分别是四品。
三品武将,在都指挥使司是指挥佥事的品阶,在地方卫所那是指挥使的品阶,现在让他去担任指挥佥事一职务也不算过分。
至于说从腾骧四卫和禁军挑人去当都指挥使和都指挥同知,那就更不是问题了,能在皇帝亲军中担任指挥佥事以上级别的武将哪个都是能力极强的。
到了现在,他们也算是知道,入了皇帝眼的官员,那都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其实算下来,堵胤锡已经三十五岁了,再在布政使的位置上待上三年就刚好壮年时期,调回中枢进六部刚刚好。
“诸位爱卿可还有事情需要朕来决定的?”
群臣皆是拱手称无,崇祯见状便宣布了朝会的结束,在群臣的高呼声中出了皇极殿。
群臣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在皇极殿中议论了起来,毕竟各部都领到了任务。
礼部要开始社学和宗教之事儿,这是头等大事儿,关系到未来新疆是否能彻底融入大明的基础;
吏部要确定州府县的疆域和官员配置,他们也是头疼,一个府的人口不如境内一个县,面积却是超过了半个布政司;
刑部要根据当地的民族特色修订符合当地牧民的大明律法,这可是一项揣摩人性的技术活;
工部要建城铸关修路,预算、找人、规划等等,一个比一个头疼;
户部要对当地的财产进行盘点、规划,每一个绿洲能容纳多少人,畜牧程度等等;
兵部稍微闲一点,但却是要参与工部、吏部、刑部三大部院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