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7章 畏威不怀德,疏离而务实(2 / 3)

主动联合外喀尔喀、叶尔羌汗国、吐鲁番汗国针对大明,甭管出于什么原因,都可以看出他们对大明的态度。”

    “所以,总得来说卫拉特四部从未真正的臣服过大明,短暂的臣服也都是表面臣服实则利用的态度。”

    “他们不像草原诸部,草原诸部对大明的态度是畏惧、羡慕与依赖、仇恨、麻木。

    畏惧的是明朝军队的‘烧荒’、‘捣巢’等深入草原的军事行动,这会直接摧毁他们的营地和牲畜。

    羡慕中原的富庶,高度依赖来自中原的粮食、布匹、铁器等等,没有这些他们很难生活下去,屡次劫掠也是因为这些。

    仇恨的大明关闭互市、拒绝贸易,就会支持首领南下抢掠;

    麻木的是对于大多数牧民来说,无论是蒙古大汗还是明朝皇帝,都是遥远的统治者。他们首要关心的是牛羊的肥瘦和家人的温饱,而非宏大的政治叙事。

    所以,只要让北部草原诸部能吃饱穿暖,适当的军士遏制,他们基本就不会反抗。”

    “最重要的一点,北部草原与大明就隔着一条长城,如果归附的草原诸部反叛,大军能直接挥师北上,军需补给等等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而西域的北疆与大明的嘉峪关各种一千五百里以上的茫茫戈壁滩,夏天极端干旱炎热,冬天风大寒冷,缺水,根本无法大规模行军。

    等到了这边之后,又得绕行,会极大的消耗时间,所以这边一旦反叛,那后果很严重。”

    “所以,对待卫拉特四部和对待草原诸部的策略是完全不同的。”

    对于朱童蒙的分析,众将连连点头。

    对于卫拉特和草原诸部对于大明的态度,但远没有朱童蒙分析的这么彻底。

    仔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儿,草原诸部对大明是高度依赖,不仅可以军士制裁更能经济、物资的制裁,让他们饭都吃不上。

    但卫拉特四部在西域北疆,与中亚、罗刹、印度半岛、欧洲等连通,对大明的依赖性极低,加上地形和距离,一旦出问题,那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在座的近十人除了洪承畴和朱童蒙两人外,其余都是武将出身,让他们从军事角度出发给些建议自然是没问题的,若是从其他角度就差了一些。

    洪承畴也满是赞许的目光,朱童蒙不愧是文武双全,这一方面的认知很不错,于是沉声道:“朱总兵说的不错,草原诸部始终在暴力抢掠与和平贸易这两个极端之间摇摆,

    其根源原因是游牧经济的生存需求和部落首领的政治野心,而非简单的民族仇恨或忠诚。

    华夏数千年来王朝更替,对于谁当皇帝百姓不会太在意,只要能吃饱肚子就行,这一点对草原诸部也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