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可以忽略不计。
而且大玉兹只有五万余人,且都是世代生活在这边的,早就习惯了这边的严寒气候,而明军则是有十万余人,七成以上都是中原腹地的,从未经历过极寒条件。
所以这个伤亡数据才会让他无比的惊讶。
他从叶斯穆汗的口中得知,这个季节南北两路行军历史上也有几次,最起码得伤亡六七成以上、甚至九成以上,即便是大明做了很多准备三四成伤亡也是有可能的。
他之所以说一成半到两成也是照顾几位统帅武将的情绪,以及……一丝丝的期盼。
伤亡大一些,只要能将卫拉特四部主力给干掉,也是值得的。
但没有想到,伤亡远比他想的小的多,算下来不足一成,何等的夸张。
“朱总兵,您从嘉峪关直接去了大玉兹的部落,不清楚我们在阿克苏这三个月的准备,您要是知道我们为了此战的准备你就明白这个伤亡是正常的。”
孙应元出声了,惊醒了错愕的朱童蒙,而后快速将大军的准备讲了一遍,并且最后做了总结。
“此上种种准备合计耗费白银四百五十万两,平均每名军士四十两左右,这还不算上三个来月的天天顿顿的牛羊肉等等,若是算上,那就得再加个五十万两以上。
而且还是成本价,若是按市面价算,至少要翻一倍。
所以才有了这么低的伤亡,实属正常。”
我艹……
朱童蒙再次被震住了。
这简直是不要太豪横了。
奢侈、太他妈的奢侈了。
如果只是四十两白银的数据不够直观,那来个对比就清楚了。
大明武将的铠甲种类繁多,价格自然也是不同的。
正六品的百户以精制布面甲为主,少数如腾骧四卫的百户在布面甲的基础上,在手臂等处增加锁子甲,工部成本十五两到二十两之间。
正五品千户以精制布面甲为主,辅助锁子甲和臂手,极少数精锐千户配备简易山文甲,工部成本四十两以上。
正三品指挥使,以山文甲为主,辅以豪华布面甲和金漆铁甲,工部成本百两以上,数量工匠得耗费半年以上。
而总兵之流,基本都是御赐山文甲和定制豪华甲胄,价格至少三四百两以上。
也就是说,此战所有西征军士在军需物资上耗费的和一个千户的铠甲所需一样,换句话说,这十余万将士耗费的银两可以人均一件精制布面甲和锁子甲与臂手。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