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1章 传承背后的意义,谋划未来(2 / 5)

凶,这是人之本能。

    在大明的统治下,亡国之民是亲近大明本土化的宗教,还是亡国下的宗教,这很好选择。

    他们要么也和大明的宗教一样,融入儒道两家思想,完成大明本土化,要么坚守缅甸本土化。

    前者会直接断绝了中南本土小乘的纯粹性。

    后者能坚守中南本土吗?僧众那么多,剃度标准不一、执行不严格、等他们这一批老去之后,剩下的那些还能坚守吗?

    为了获取更多的信众,他们很可能就会融入儒道交易,或者直接将大明西南地区的教义拿过来用。

    如果趁着现在这个机会,将发心不正的僧人踢出去,提高标准,潜心静修,一代传一代,保证中南一脉的纯粹性。

    “你们或许想问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不能融入儒道教义?”

    法师开口了,平淡的神色终于有了波动:“其一,这是教派的竞争,我们中南一脉传承数百年了,不能在这个时候倒下了吧,如果融合了,我们对的起祖师吗?

    第二,缅甸成为大明的布政司之后,如果不想重蹈安南独立、三宣六慰被我们吞并的覆辙,那就一定会全力同化,各种手段都会用上。

    包括但不局限于大规模移民、开办学校、大力通商、宗教传教、土改归流等手段。

    如果只是这些倒也无妨,可如果他们将所有缅甸书籍全部收集销毁,强制学习大明文字和语言。

    甚至说不需要强制性,只需要将语言和文字与做官、经商、工作等等结合在一起,不学习,你就只能世世代代的当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