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陈辉’这个名字,将和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杨振宁、米尔斯、纳维、斯托克斯这些闪耀在科学星空中的巨人并列,成为构建人类知识大厦不可或缺的一根核心支柱!”
教室里陷入了绝对的寂静,落针可闻。
所有学生都低头看着教材上那新增的、印着“杨-米尔斯-陈定理”和“纳维-斯托克斯-陈定理”的章节标题,又抬头看看黑板上张教授刚写下的名字。
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自豪和向往感在年轻的心中激荡。
张教授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满足而深沉的微笑,他相信,这些小家伙至少接下来的几堂课,应该能好好听课了。
他拿起粉笔,轻轻敲了敲黑板,将所有人的注意力拉回。
“好了,同学们。
历史的时刻需要我们铭记,但科学的道路更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去探索。
现在,让我们翻开教材第1.1节,从最基础的经典力学开始学起。
记住,我们今天学习的每一个符号、每一条公式,都通向那座由无数像陈辉研究员这样的天才和先驱们共同筑起的、壮丽无比的科学圣殿。
未来,或许就在你们中间,会诞生新的,以你们的名字命名的定理!”
李海最终还是没有听这位老教授的课,明白自己目标的他早已油盐不进。
只是拿起手机,拍了一张大物教材目录,发在三人小群里,并艾特陈辉,“好家伙,你都上教材了!”
“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