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何雨柱,用生硬但还算流利的中文,语速飞快:“何!你那个配方!新的!给我!详细的数据!热氧化安定性测试!粘度指数!四球磨损试验结果!全都要!立刻!马上!”他一边说,一边拍着自己口袋,那里揣着之前那张复写的配方纸。
车间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工人都停下动作,目光聚焦在何雨柱和这个激动的老毛子专家身上。
何雨柱没立刻回答,他转向旁边一个技术员,交代完最后一句:“…第三阶段温度控制在195度,误差正负2度。”然后才转回身,面对伊万诺夫灼灼的目光,点了点头,:“可以。配方和初步测试记录都在我办公室。”
“现在就去!”伊万诺夫几乎是吼出来的,一把抓住何雨柱的胳膊,拽着他就往外走。
特派员和厂里几个干部互相看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一丝了然。
他们没说话,立刻跟了上去。
何雨柱被伊万诺夫半拖半拽地弄回了采购科他那间小办公室。
伊万诺夫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催促:“快!快拿出来!”
何雨柱拉开抽屉,拿出一个厚厚的、用牛皮纸做封面的笔记本,翻开,里面密密麻麻全是工整的钢笔字和各种化学分子式。
找到其中几页,何雨柱撕下几张复写纸,连同几张写着原始数据的记录单,一起递给伊万诺夫。
伊万诺夫一把抓过,也顾不上找椅子,直接靠在门框上,借着走廊的光线,看了起来。
过了足有十几分钟,伊万诺夫才抬起头,看向何雨柱,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发颤:“何!这个…这个复合抗氧剂体系!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