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0章 崖山遗烈(3 / 4)

前一步,温婉得体地介绍众人,语气带着对长者的尊重。

“哎呀,梅教授太客气了!王镇长电话里说了,燕京来的大学者到我们小镇上考察,这是我们的荣幸啊!欢迎!欢迎诸位远道而来!”操着带着浓重闽南腔的普通话,声音洪亮,透着久居人前的从容。

陈永泰笑容满面,热情地与众人握手,梅苹挨个介绍,等握到李乐时,手臂明显顿了一下,脸上笑容不变,“哎呀,后生仔好生威猛!”

“您过奖。”

“哪里人啊?”

“长安,李乐。”

“吼啊,汉唐遗风,十三朝故都,可惜啊,活了这些年,还没去过。”

“依您这身板儿,过个十年二十年的再去,还能在城墙上溜达一圈儿不带歇脚的。”李乐笑道。

“哈哈哈哈~~~后生仔好会说话。”

等到蔡东照,老头一愣,“诶,看着面熟,你是围头蔡家人?”

“蔡家东照,给您问安。”蔡东照忙点头。

“东照,东照。”老头嘀咕着,“对了,前几年蔡家开宗祠挂牌匾的,是不是有你?”

“是,泰叔公好记性。”

“不是好记性,是你们围头蔡年年都有高中的,每次观礼回来,都得给村里小辈上课,看看人家,才是诗书传家久,哪像我们村,只记得早早的出门做生意。”

“泰叔公过谦了。”

“回头,给蔡三哥问好。”

“是,一定。”

“来来来,进里面坐,坐!”

寒暄过后,一群人进了文昭门后的侧厅。

侧厅装修更精致些,家具精美,陈设古朴。

李乐眼力好,一搭眼,就瞧见几件前清的红木家具,估摸着康雍的面儿大。

高阔阴凉,空气中弥漫着老木头、香烛和一丝药草混合的独特气味,厅内,还有几位陈姓族老静默地坐在角落抽旱烟,幽幽的看向几人。

等到落座,很快,一个年轻人端上了精致的白瓷盖碗茶具,手法娴熟地冲泡起铁观音,茶香四溢。

品了茶,梅苹端坐着,双手交叠放在膝上,清雅而庄重,“陈老师,感谢百忙中接待。不知王镇长和您介绍了没有,我们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组,这次来陈厝村,是想深入了解,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咱们陈氏宗族在乡村治理、村民互助、文化传承这些方面起到的作用和发生的变化。”

“这也是为国家了解民情,制定更好的农村政策提供依据。”

梅苹语调清晰柔和,既表明了来意和权威性,又降低了敏感性,表达了良好意愿。

“说了说了,这是好事儿么。”

许言立刻跟上,带着一种汇报工作的热切,还打开了笔记本,“陈老先生,为了更好地开展研究,我们希望了解陈氏宗族的人口分布、主要房头结构、祭祖仪式现状、族内互助基金规模和使用、宗祠在村务决策中的参与度、近五年有无涉及宗族调解的典型纠纷案例及其结果.....”

此话一出,梅苹,连着李乐、蔡东照都有些皱眉,这才哪到哪儿,就问的这么直白具体。

而一旁的几个族老们在听到这话之后,抽烟的动作似乎停滞了瞬间,烟雾缭绕下的眼神更添探究。

不过陈永泰笑容依旧,热情地回答,“好说,好说!为政府分忧,为国效力嘛!”

可接下来的话,却避开了许言直接的问题,笼统而继续热情,“我们陈氏在合口可是大族,义门陈氏的一支。”

“南宋末年,崖山之战那会儿,我们的祖上是跟着陈文龙将军抗元的。”说着,声音洪亮起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

“宋亡元兴,为避战乱,先祖们不愿受元人统治,几经辗转,最后落籍在此。几百年来,开枝散叶,耕读传家,出过不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