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我一共学了两年化学(2 / 4)

规检查之外的抽检。”

“设备不少啊。”

“嗯,现在可以这么说,除了省和长安市的质检中心,也就咱们公司的检测设备最齐全,而且咱们的设备新,也先进,省里有时候也会委托我们进行一些单项的检测。”

“这些都是啥?”

“这是测泵仪,这是高效液相色谱仪,这是自动菌落成像分析系统,这是核酸蛋白分析仪......”

“这间是工艺实验室?”

“是。”

“怎么有点儿像个厨房啊。”

“可不,现在这边能够进行乳品、肉品加工实验、发酵酿造实验、焙烤试验和果蔬加工试验,设备包括低温冰箱,磨浆机、离心机、真空干燥箱.....”

“毕工,咱们现在研发部能进行哪些工作和实验?”

“除了常规理化,工艺研发之外,还有精密分析,微生物实验.....”

“现在研发部有多少人?年龄专业结构如何?”

“一共二十三人,十四男,九女,除了我之外,年龄都在35岁以下,有一个博士,六个硕士,剩下的都是本科,专业包括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安全、加工与配料、油脂及植物蛋白,发酵,谷物淀粉等几个专业。”

“现在有这些,得感谢两位李总的支持,要不然,也不会有现在的规模。”

“呵呵,我不管事儿的,主要是成子,诶,这是饮水机?”

“不是,超纯水仪。来一口?”

“能喝?”

“必须能。”

“那就来一杯,尝尝超纯水啥味儿的。”

李乐端着瓶超纯水,逛完研发部,跟着进到了毕延的办公室。

一进门就瞧见办公桌后面的墙上,挂着一幅很抽象的画,凑过去瞅了眼,“诶,毕工,这是分子结构?”

“对,李总能看出来是什么不?”

“呃.....我文科,一共就学了两年化学。”

“呵呵,这个是甜菊糖苷的分子结构。”

“哦。不懂。”李乐又瞅瞅跟蜂窝一样的结构图,叹口气。

丰禾从刚有起色开始,李乐就和成子开始准备把最早的食品卫生检测室升级成专业的研发部。

毕竟一个食品公司想长久发展和保持竞争力,不能只依靠几款老产品老口味老技术,否则,在山城并购的那个桃片厂就是个例子。

阔口阔啦为了适应市场变化,都得弄个无糖的、樱桃的、香草的,再给雪碧弄出个薄荷味的,红烧牛肉面卖不动了,就得开发出个香辣的、铁板的、咖喱的、番茄鸡蛋的等等。

小食品更是一代版本一代神,市面上一年就得出多少花样翻新的,数都数不过来。谁还记得黑星泡泡糖,大大卷,小完能干脆面,金地巧克力,乐百氏,喔喔奶糖?

产品研发部,说起来无非研发新品,模仿他品,改良现品。但真正细分下去,要做的多了去了。

配合企划、市场和销售部门调整产品的配方,研究优化,技术支持质量控制,配合生产部门进行生产工艺流程改进,配合供应链等部门调整原材料的选择选购,产品验证测试,市场情报监测,法律法规的研究等等。

而且食品研发分不同领域,甚至可以用隔行如隔山,搞香精研发的跟搞乳制品研发的,工作内容可能就完全不一样。

陆陆续续好几年,部门架构搭建,人才招聘一直在做,可没见过多少成效,缺领头的,缺懂技术的。中间新品也都是在李乐的“高瞻远瞩”下搞出来的,直到毕延这个人的出现。

毕延,倒过来就是延毕,要不怎么老古语说起名是门学问呢?

要是看这人履历,绝对够的上,坎坷,两个字。因为英语不好,高考复读两次才考上锡山轻工,硕士又考了两次,博士倒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