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案例……归档成功?(1 / 5)

    面对陈医生自责的自述。

    南祝仁沉默了一下。

    最后给了一次【支持】。

    “如果是在心理咨询中,这种话我一般不会说。”

    南祝仁组织着自己的语言:“虽然刚刚我说了一些小捷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其实在国内……很普遍。”

    “几乎所有的少年、青少年都会因为家庭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要么是没有被察觉、被重视,要么是寻找帮助之后却没有获得妥善的干预,最终这些问题都会伴随他们的成长、乃至于一生。”

    “但,就像我一开始说的,其实你胜过我了解到的百分之九十九的父亲了,至少——自始至终,小捷都是把你作为榜样的。”

    “小捷的问题……本不该有这样的结果的。”

    “让整件事情滑入不可控制的深渊的,是林笠霖!”

    ……

    虽然这段话在之前已经说过一次。

    但在此刻再说一次依旧很有必要。

    同样性质的信息,在一段对话的不同时刻出现,是能够发挥出不同的作用的——

    当这段【支持】在对话开头出现的时候,是作为一个铺垫,给予陈医生一定的基础力量,以接受之后的信息;

    随后南祝仁说出陈捷的“问题”,虽然解答了陈医生的疑惑,但还是不免地让陈医生内心被阴影笼罩;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