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用偏向【人本主义】的办法,但是根据他进入咨询室以来的表现和他的背景资料来看,用眼下的方法相对来说效率较低。
对于南志昊来说,一次完整的咨询可能都没法利用【人本】来获得他的信任,甚至可能因为尚未稳固的咨询关系,直接导致他下一次咨询就不来了。
因此,南祝仁选择了眼下的方法。
看上去卓有成效。
今天咨询的节奏并不顺,有一个本来一开始就该问出来的关键问题,南祝仁还没问。
现在正是好时候。
“你之前说过你是在准备毕业论文,推测这是你【失眠】的原因?”
来访者点头,但是又顿住:“可能只是一部分的原因……”
具体什么原因,来访者没有后续的深入解释。
南祝仁道:“也就是说,你自己心里也有一个概念,你的【失眠】和【注意力难集中】的问题,是有一个时间出现的节点的,对吗?”
来访者迟疑了一下,点头。
“出现了多久?”
“五个月。”
回答得很快。
太快了。
就像是一直在有意识地计算着时间一样。
南祝仁明白,他触及了某个核心。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