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以上。
大量在平地良田被汉人移民占据,土民传统的市集“扯勒场”也逐渐被汉人的商铺所取代。
当地土民大多被排挤,被迫迁往交通不便的深山老林,形成了“汉居平坝、土住深山”的格局。
朝廷甚至强制要求彝族头人与汉族士绅通婚,以此瓦解当地传统的家族和联姻体系。
这种生存空间的挤压和文化习俗的冲击,使得土汉之间的矛盾极为深刻,积怨已久。
再加上当年奢崇明起兵,三万土司兵一路屠杀汉人,所过之处几乎是寸草不生。
奢崇明围攻贵阳城半年,城内四十万军民到最后只剩两万余人,人吃人的惨剧比比皆是。
而官军在平定叛乱时,手段同样酷烈。
不仅土司兵被斩杀殆尽,朱燮元还下令让明军分五路进剿古蔺山区,采用“梳篦战术”逐村清剿,累计摧毁彝寨一百二十七座,斩杀“叛民”八千余人。
这种血海深仇,岂是轻易能化解的?
在这个时代可不讲究什么天下一家亲,大家都在争夺着有限的生存空间和资源。
少民为什么叫少民,是他们不想生吗?
为什么要居住在出行不便的深山里,是他们不想住在平地吗?
当然不是。
此前,因为有着赤水卫、摩尼所的大量明军驻防,这种矛盾被强行压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