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是一门深奥的政治艺术,两者并不冲突。
强如汉唐,弱如两宋,都设有麒麟阁、凌烟阁、昭勋阁等地,以图画纪念有功之臣。
同时,各地也设有祠庙,祭祀为国捐躯的英烈。
首先,这一行为树立了忠勇的楷模,教化天下万民,什么才是朝廷推崇的价值观;
其次,这一行为还构建了一种“共享天命”的历史叙事,宣示政权并非皇帝一人之私产,而是君臣共同奋斗的成果,极大地增强了合法性与内部凝聚力;
最后一点,兴建祠庙,更是做给活人看的。
朝廷能用极低的成本、比如荣誉、香火等,换取文武百官极大的忠诚,激励后来者为王朝效死力。
反之,若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其势必不可久。
远的不说,就说太祖朱元璋,为了给皇太孙朱允炆铺路,大肆屠戮功臣。
这一行为最直接的恶果,造成建文朝廷军事人才大断层。
朱元璋几乎杀光了所有能征善战、富有经验的顶级将帅。
这就导致朱允炆登基后,面对燕王朱棣的叛乱,中央朝廷竟然无经验丰富的老将可用。
无奈之下,朱允炆只能启用擅长防守的老将耿炳文和只会纸上谈兵的李景隆,结果一败涂地,江山易主。
诚然,这其中也有朱允炆自己的问题。
但如果开国时期的一些名将尚存,燕王的胜算将极其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