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说吧。
先啊,人肚子里为啥会长虫?原因大致就这么几种。
水里有寄生虫卵,吃了没煮熟的鱼虾蟹螺,或者饭前不洗手,瓜果没洗干净,都可能把虫卵吃进去。
有些人家里粪便处理不当,苍蝇乱飞,沾到食物上也会传染。”
她一边走一边讲。
她提醒大家别喝生水、少吃生东西。
还要勤洗手、注意厨房卫生。
一群人听得入神。
宋萩云从兜里掏出用油纸包得整整齐齐的追虫丸,一颗颗分给了大家。
“十岁以下吃半颗,十岁以上吃一颗,一天一次,连着吃两天。
记住,饭后温水送服,不要空腹吃。”
“对了小华,你弟弟最近拉肚子又哭闹,症状重些,得吃三天,多观察两天。”
“知道了,萩云姐,我都记下了。”
小华接过药,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
临走前,各自把打野攒下的东西留下。
宋萩云连忙推辞。
“这怎么行?我又不是收礼的,药本来就不贵,你们留东西我可不敢要!”
这个推那个让,来回拉扯好几回。
最后几个人干脆一扔,撒腿就跑了。
宋萩云只好认命地叹了口气。
把那些东西一一捡进来,堆在屋角。
胡姨走过来收拾东西。
“萩云啊,你这药要是传出去,以后还不抢着买?我看用不了多久,十里八乡的人都得来找你!”
宋萩云愣了一下,一时没反应过来。
她知道药确实有效,可也没想到影响会这么大。
这种打虫药吃下去,一般第二天就能见效。
拉出来的虫子弯弯曲曲,根本没被消化掉。
有些孩子家长亲眼看见,吓得直哆嗦。
转头却对她千恩万谢。
大伙一看,这哪是假药?
明明真管用!
效果看得见,摸得着,谁还怀疑?
其实大多数人平时也不讲究卫生。
身体里有寄生虫本来就多,一吃药,虫子排出来了。
全觉得是萩云这药厉害,压根不想自己为啥会有虫。
更不会反思生活习惯。
普及健康知识这条路,真是长着呢。
夜深人静,宋萩云靠在竹椅上。
“福报能当饭吃吗?饿的时候它能煮一碗热面?没钱的时候它能换来盐巴?”
胡姨“哎”
了一声,坐在门槛上。
“怎么没用?你现在帮了这么多人,人家记着你呢。
说不定将来有人给你建庙烧香,供你牌位!
几百年后还会有人提起你名字,说当年有个叫宋萩云的姑娘,治好了全村人的虫病。”
“萩云,你不觉得那特有面子吗?”
她抬起头。
宋萩云“腾”
地一下坐直了身子。
“供我?拿香火供我?立牌位写我的名字?”
“可不是嘛。”
胡姨笑了笑。
“好人积德,死后成神,村里老人都这么说。
你这功德不小,将来未必不能享人间香火。”
供奉……
香火……
祠堂……
神位……
她脑子“轰”
一声。
胡姨说完就拎着篮子去灶房忙别的事了。
留下她一个人呆坐在那儿。
她还愣在原地,满心狂喜根本压不住。
我有神医师父?
其实是编的呗。
既然这样,干脆我自己就是神医!
躺着等病人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