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
小微见她神色淡然,心里反倒更不安了。
她拿不准小婶婶到底是真不在乎,还是强忍着难过在硬撑。
看着宋萩云平静的脸庞,她急得直搓手。
好在,离家已经不远了。
院子里,吴秀英正坐在门槛上。
一边嗑着瓜子,一边拍着大腿大声感慨。
“有些人啊,真是睁着眼睛胡扯八道!
说了两句就扭头跑了,屁都不放一个,偏偏还有一堆人跟着起哄,喊得比谁都响!”
她唾沫横飞,神情激愤。
但她自己却全然忘了。
就在前一秒,她也是挤在人群里信以为真的人之一。
现在眼看风向不对,立刻调转话头。
刚才外面闹得厉害,动静不小。
家里那时只有她、女婿在家,其他人都不在。
她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靸着鞋跑出去看热闹。
结果一到村口,就看见女婿的二叔风光回村,阵仗大得吓人。
好几辆马车浩浩荡荡地驶进村子。
第一辆马车上,先下来个七八岁的男孩。
瘦巴巴的,穿着一件洗得白的粗布衣裳。
接着又下来一个穿着体面、眉眼周正的女人。
她一手牵着身边的小男孩,另一只手提着个布包袱。
顿时,围在码头边上的人群就议论开了。
“哟,这肯定是陆二叔回来的媳妇和儿子吧?”
“瞧这打扮,像是城里回来的,该不会真是陆家的血脉?”
有人嘴快地问了出来。
“二叔,这是您家闺女带回来的娃?”
谁知那陆二叔脸色一沉。
“不是我家的!
不相干的人,别瞎猜!”
就在这时,人群后头突然有人喊了一嗓子。
“该不会是陆尧的吧?”
原本安静下来的气氛瞬间沸腾起来。
众人一愣,随即纷纷转头盯着那孩子仔细打量。
年纪看着顶多六七岁,穿着不合身的短褂。
而陆尧今年都十九了,按理说时间对得上啊!
“可不是嘛,陆尧两年前去县城做工,谁知道在外头有没有……”
“嘘,小点声,人家还没成亲呢!”
转眼工夫,谣言就像风一样传遍了整个码头。
还好陆二叔及时开口澄清。
“我跟你们说清楚,这母子俩跟我陆家八竿子打不着,是亲戚介绍来搭顺路马车的!
谁再乱传,别怪我翻脸!”
他这话一出,加上平日积下的威信,总算把流言暂时压了下去。
等雇的那辆马车拉着那对母子驶离码头,看热闹的人才陆陆续续散了。
陆二叔抹了把额头的汗。
他低声对身旁的吴秀英说道。
“亲家,别听外头那些人瞎传,尧儿清清白白的,从没在外面惹过事,更不可能留下孩子!”
吴秀英眯着眼。
“那娃……真有十岁了?”
她记得方才那孩子说话时嗓音稚嫩。
举止也实在不像年满十岁的孩子。
这孩子吧,仔细一看,确实跟女婿不像。
陆二叔怕亲家不信,连忙拍着胸口誓。
“我说的话要是有半句假,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亲家你信我,尧儿这些年在外头规规矩矩,连女人眼角都没多瞧一眼!”
吴秀英轻叹一口气,轻轻摇头。
“亲家二叔啊,我当然是信你的。
咱们两家结亲,图的就是个真心实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