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大奸似忠藏巧诈(上)(2 / 3)

?”

史浩同样喟然以对:“臣自然是知道的,不如说臣在写这封弹劾奏疏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不过臣乃是国家重臣,当朝宰相,万万没有发现倾覆国家危急,却视而不见的道理。”

赵眘在沉默半晌之后,终于是接过奏疏,却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打开:“大师傅,朕今日先与你约好,既然大师傅乃是私下里来找我,那就不是君臣问对,而是师徒论学,无论这封奏疏对错,咱们都就此揭过,大事化小可好?”

史浩心中微微放松,然而表情则还是坚毅如常:“唯陛下之命是从。”

史浩这次弹劾就相当于直接与虞允文打决战,并且将刘淮与陆游也拉了进来,颇有一些不成功便成仁的姿态。

平心而论,这不是标准的政治斗争起手式。

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所有的大风大浪都一件小事来引起的,顺藤摸瓜,将更多的人牵连进去,并且在其中削除目标人物的羽翼,直到万事俱备的时候,方才会发动猛攻。

就如同一场战争有斥候战、先锋战、大军合战,最后才是摧枯拉朽的决战一般,以小事开始着手,既可以隐藏自己的意图,麻痹对方,又可以保护自己的核心人物,堪称一举数得。

而史浩今日的举动,就相当于在大战的一开始,没有试探,没有纠缠,大将就亲自率领亲卫冲到对方元帅面前,试图斩将。

这种方法不是不成,也不是没有成功的先例,却明显过于鲁莽了。

如今既然赵眘亲口保证不予外传,那多多少少给了史浩一些回旋的余地。

赵眘看着手中厚实的奏疏,用力呼吸了几下后,方才缓缓打开。

只是看了片刻,赵眘就浑身颤抖起来。

平心而论,这封文书中的绝大部分事情都是赵眘知道的,甚至大部分事情乃是虞允文当面向赵眘解释过的。

然而这封奏疏则是将之前所有的事情都联系到了一起,并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一番后,揭露了一个可怕的真相。

宋国的左相、巴蜀的使相与占据北方的外将已经勾结起来,想要颠覆大宋的国祚。

比如刚刚发生的陆游清算王氏这件破事,在出发前的私下御前问对之时,为了给吴璘大军筹措军饷,陆游向赵眘要了便宜之权,甚至明说要做出格之事。

赵眘也大约能想到陆游是想搜刮富人,却没想到他手段会如此激烈。

然而谁让之前说好了给了陆游便宜之权了呢?

赵眘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但是在史浩的文书中,陆游的行为就有了另一种意味。

大宋乃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大夫才是宋国掌控天下的盟友。

陆游到了蜀地后,二话不说,先对忠于大宋的士大夫下手,他想干什么?是不是要破坏大宋在地方的政治根基?

尤其是巴蜀封闭性太强了,只要堵死几条要道,宋国就算是派兵都没法派,到时候陆游自可以称王称霸。

除此之外,还有刘淮称王的问题。

明眼人都知道,南北之事已经不可回转。

虞允文自然也是心中明白,但是作为成熟的政治家,敌我之分并不是那么严格,尤其是还有生死大敌金国未灭的情况下。

因此,虞允文一直在用‘刘淮被部下裹挟,北地形势复杂,由于魏胜之死而对朝廷有了怨怼’等等理由敷衍。

史浩则在文书中清楚写明,刘淮一定是要反的,即便今日不反,明日也要反,朝廷需要早作准备。

而这样一来,一直在为刘淮说话的虞允文就成了居心叵测的叛逆之辈!

陆游南下归宋,也从忠义之举变成了暗中与刘淮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