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入学(1 / 7)

状元郎 三戒大师 3375 字 7天前

    正月十六,书院正式报到的日子。

    苏录又跟苏淡来了趟镇上,两家还派出四位男丁持械同行。

    两人的学费加起来有七八贯,这可是一笔巨款啊!家里哪能放心,两个半大小子带这么多钱出门?

    苏录上次来书院,光顾着考试去了,没顾上好好参观一下。这回才有心情看个仔细——

    只见这书院占地广阔,屋舍院墙清一水都是白墙黑瓦,采取传统的中轴对称、纵深多进布局。

    第一进位于大门和二门之间,是一个宽阔的广场,中间一条笔直的通道,左边设有祭祀孔子的专祠,右边则是一座集会、讲学用的明伦堂。

    苏有才告诉苏录,这是遵循了左庙右学的传统,虽然太平书院并非官学,但同样是严格按儒家的规矩建设的。

    进了二门便是第二进,也就是当初笔试的地方,同样由一条甬道均分左右,两侧各有两排宽敞明亮的屋舍。这里就是他们日后上课的讲堂。

    新生就在此处报名。明志斋、笃行斋、省身斋,三座讲堂敞着门,门口各贴着张新生的名单。

    苏录和苏淡都被分进了省身斋,两人进去讲堂,里头有书院的先生,为他们办理报名事宜。

    两人行礼之后,苏录出示了他俩唯一一本军籍黄册。他比苏淡大一个月,自然就是这个‘家’的兄长了……

    其实先生对此司空见惯,他还遇到过五个学生共用一个户口的呢。核对了两人的姓名家世、出生年月后,便让他俩在花名册上签名,然后一人给张条子,叫他们到中堂门内的司务房交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