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她蹑手蹑脚的走了出来。
整个二楼都很安静。
而林泽的房间闭着门。
林玉凝其实挺理解不了林泽这孩子,在他很小很小的时候,身为姑姑,她尚且能从这孩子的身上看到一些童真,可从初中开始,他就跟绝大多数同龄人完全割裂开了。
别人在他那个年纪,做的最多的是事是什么?
闯不完的祸、玩不腻的游戏、成群结伴的到处乱窜,对任何一项新奇的事物都有极大的热情,活力仿佛用不完。
谁没当过熊孩子?林玉凝太能理解了,她叛逆期的时候也一样。
而林泽不一样,永远是安安静静的在那学习,去的最多的地方是图书馆,从来没闯过祸,懂事到让人心疼。
无论在哪个学校,保持优异的成绩对他来说几乎是本能。
不是不好,因为太好了,所以显得反常。
对此,林玉凝只能把原因归咎于他父母的去世——毕竟对任何一个孩子来说,这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她作为亲姑姑,收养林泽的很大一部分,除了亲情,还有一点儿就是他太懂事了……
记得,当初家中的老人——也就是林泽的爷爷奶奶和亲戚们,劝解林玉凝收养他的时候,理由有一句话“虽然带着孩子是个累赘,但也能为未来保障呐”。
这句话错了,错的离谱。
她不得不承认,在东京打拼的这些年,林泽非但没有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