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彼时田佘富裕时,尚且还有许多同窗与他结交,但当他穷苦困顿时,却无一人肯上前过问。
田佘那时便明白一个道理,那便是只有读书才能翻身,只有考取了功名才能让人瞧得起!
当时田家几口人吃一碗黍米粥都成问题。
可就算如此,田佘也不肯让二老变卖家中书卷,反而更加刻苦读书。
后来田佘曾相熟的同窗乡试中榜,那人自此便脱离泥洼浅坑,从一条土泥鳅蜕变成了高高在上的举人老爷。
不仅出入有轿抬,到了乡里,那些个曾经作威作福的乡绅富户,也各个巴结逢迎。
田佘见此,读书考取功名的信念便更加坚定。
三年不行,那就十年。
十年又十年后,田佘父母老去,临终前,母亲仍记挂着他,握着他的手,对他说:“若考不上,便不考了,在娘眼里举人也没那么重要。”
田佘不语,默默守孝三年,三年后继续来到考场。
这时候的田佘对功名的追求几乎达到了魔怔的地步。
也就是在这一年,五十岁赶考的田佘遇见了茶楼说书的郭东阳。
闲谈时,田佘提及自己的过往,说昔日同样穷苦的同窗如何中举,如何风光。
郭东阳此时虽年轻,可阅历却非一般死读书的书生可比。
当他得知田佘所说同窗的姓名时,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