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那时候我还怕三大爷的花刺扎着我呢。”
三大爷哼了一声:“现在不也天天来偷学养花?”
“才不是偷学,”
槐花撅着嘴,“是您教我的!”
众人都笑了起来,笑声被晚风吹着,飘出老远。
剧组收工时,天已经黑透了。
记者握着周阳的手说:“周叔,你们这院儿真是块宝,拍了一天,没见谁红过脸,吵吵闹闹都是热乎气,比剧本写的还动人。”
周阳笑着说:“过日子嘛,哪能没点磕碰?但咱院的人,心都在一块儿,再大的事,一盘红烧肉、两瓣蒜就解决了。”
许大茂凑过来说:“纪录片播出时,可得给咱的智能花盆打个特写,还有我的网店地址……”
“你这老小子,”
二大爷笑着捶他一下,“就知道做生意!”
傻柱端着刚煮好的绿豆汤出来:“记者同志,喝碗汤再走,解解暑。
咱院的故事,慢慢拍,拍一年都拍不完。”
剧组走后,院里的灯还亮着。
三大爷在给郁金香盖防虫网,嘴里念叨着“明天得给花施肥”
;傻柱在厨房刷锅,哼着跑调的《东方红》;二大爷提着鸟笼往回走,画眉鸟还在哼唧着下午的调子;许大茂对着电脑整理今天的订单,屏幕上“幸福里套餐”
的销量噌噌往上涨;槐花趴在科普角的桌子上,给机器人画新的装饰图;周阳坐在葡萄架下,看着这一切,手里摇着蒲扇,扇出的风都带着股甜丝丝的味。
“周爷爷,”
槐花举着画跑过来,“您看我给机器人画的新衣服,上面有咱院的所有人!”
画纸上,机器人的肚子上画着个小小的四合院,里面有举着花盆的三大爷,挥着锅铲的傻柱,逗着鸟的二大爷,捧着智能设备的许大茂,坐在藤椅上的张奶奶和李爷爷,还有摇着蒲扇的周阳……每个人都在笑,天上的太阳旁边,还画着个弯弯的月亮。
周阳接过画,借着路灯的光仔细看着,忽然觉得眼眶有点热。
他想起刚搬来的时候,院里的老人们总说“日子就像这葡萄藤,得慢慢爬,才能结出甜果子”
。
现在看来,这藤不仅爬满了架,还结出了一串又一串的甜果子,有槐花的机器人,有傻柱的饭庄,有三大爷的花,有许大茂的智能设备,还有这一院子吵吵闹闹的笑声……
“画得真好,”
周阳把画还给槐花,“明天贴在科普角最显眼的地方,让所有人都看看。”
槐花点点头,抱着画跑回科普角,机器人的“嘀嘀”
声和她的脚步声,在安静的四合院里轻轻回荡。
月亮慢慢爬上来,挂在老槐树的枝桠上,像个银晃晃的灯笼。
葡萄叶上的露珠反射着月光,亮晶晶的,像撒了满地的星星。
周阳摇着蒲扇,听着院里渐渐响起的鼾声、虫鸣声、还有智能设备偶尔出的低鸣,忽然觉得,这四合院的故事,就像这葡萄藤,看似慢悠悠的,却在不知不觉中,爬满了岁月的墙,结出了一嘟噜一嘟噜的甜,等着人们去尝,去品,去把这日子,过得像模像样,有滋有味。
第二天一早,槐花刚进院门,就见三大爷举着手机直播,镜头对着科普角的新画。
“家人们快看,”
三大爷的声音带着点激动,“这是咱院的小画家槐花画的,把咱院的人都画进去了……”
手机屏幕上,又滚过一串新的评论,像一颗颗刚结出的葡萄,饱满而鲜活。
清晨的阳光刚爬上科普角的窗台,槐花就被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吵醒了。
她揉着眼睛坐起来,看见三大爷正踮着脚往科普角的墙上贴画——正是她昨晚画的那幅“四合院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