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特别清醒。
而有了一个清醒的大脑,就可以更加冷静地分析前面哪块地是更安全的。有时候绕一下也没有什么关系,如果觉得前面的冰川有滑倒的风险,或者某些角度不太好爬,哪怕更近一些,李悠南也会选择避开。
如此一来,走的路程自然会更远一点,但没有关系,爬多少算多少。
不过爬山毕竟是要从山脊上往上走的,所以实际上可以选择的路线也非常有限,大体的方向和前面那几个队员是一致的。
爬了一阵子,李悠南的视野中逐渐出现了赵良他们三个人的身影。
……
此时的海拔已经超过6500米了。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个海拔已经是他们的极限。
在这个海拔之下,血氧会急速下降。
赵良他们三人之前虽然登过不少的山峰,但实际上真正超过7千米的山峰也就一两座。
所以对他们来说,海拔还是制约登顶的一个很不稳定的元素。
他们三人都有攀岩的底子,所以攀登技术难度比较高的山峰时会比较占优势一些。
而贡嘎山的确是一个需要技术更加全面的地方。
接下来的1000来米才是真正考验技术的路程。
赵良能够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以及血液在耳朵里鸣响,他很清楚这是身体缺氧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