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红妆献舞金殿称庆(2 / 3)

安陵容重生后 爱扯 1581 字 5天前

p>

宴席上的冰碗换过三回,李德全终于高唱:“翊坤宫华妃娘娘献《喜起舞》——”

话音落时,殿外忽然响起雄浑的编钟声,三十六名教坊司舞伶身着石青缀金的朝服。

踏着“八佾”

之礼的步点列成方阵,腰间的玉带随着步伐撞击出沉稳的声响。

华妃自东侧月洞门转出,一身正红宫装,裙摆用金线绣着十二章纹,行走间,日月星辰的纹样在灯影里流转,端的是世家贵女的气派。

“这《喜起舞》原是国朝筵宴的大礼,”

皇后抚着鬓边的东珠,对皇上轻声道。

“当年圣祖爷万寿,镶黄旗曾献过一回,皇上那时还是贝勒,想来是见过的。”

皇上微微颔,目光扫过舞伶手中的玉笏——笏板上赫然刻着“万国来朝”

的字样。

“是见过。”

他语气平淡,“只是那时瞧着,倒不如今日华妃编排得周详。”

华妃似是得了示意,抬手示意舞伶变换阵型。

只见众人忽然散开,以朱红绸带为引,在殿中拼出“天子万年”

四个大字,绸带尽头,两名舞伶扮作仙鹤,衔着灵芝从两侧飞出,正落在华妃脚边。

“娘娘特意交代,”

颂芝在旁低声对近身宫女说,“这仙鹤的翎羽是用真羽缀的,单是这对翅膀,就费了二十个绣娘三日的功夫。”

阶下的丽嫔忍不住与赫舍里贵人低语:“到底是年家的气派,连个舞蹈都透着股子张扬。”

赫舍里贵人却望着华妃袖口的暗纹——那是用孔雀石末染的丝线绣的龙纹。

虽细小,却足见心思:“她是不屑做那些唱曲跳舞的营生,偏要以大礼相待,这才是世家做派。”

华妃此时已走到殿中,对着皇上盈盈下拜,声音清亮:“臣妾恭祝皇上圣体安康,愿我大清四海升平,如这《喜起舞》般,代代相传。”

皇上执起玉杯,对着她举了举:“有心了。”

他对苏培盛道,“赏华妃东珠九颗,镶金紫檀步摇一对。”

教坊司的乐师们此时换了乐章,《庆隆舞》的调子响起,舞伶们手持刀弓,模拟着狩猎的场景——

这原是满洲旧俗,华妃特意加进来,想勾起皇上对潜邸岁月的念想。

“说起来,”

皇上忽然对果郡王笑道,“当年皇阿玛在世时,宫中也常排这《喜起舞》,只是没今日这般排场。”

果郡王躬身应道:“华妃娘娘心思缜密,既合礼制,又含旧情,难怪皇上看得欢喜。”

话虽恭谨,他的目光却忍不住时不时往席间瞟去。

前几日溪畔撞见的那抹藕荷色身影,今日坐在席间,鬓边的珍珠步摇虽依旧鲜亮。

但眉宇间却似蒙了层轻愁,像被晨露打蔫的娇花,失了往日的灵动。

他心头微微一动,却不敢久看,忙收回目光,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

那上面还留着前日拾起软鞋时,丝绸蹭过的微凉触感。

华妃听着这话,脸上的笑意深了几分。

她知道皇上并非真为这舞惊艳——从潜邸到如今,《喜起舞》他见得太多了。

可她偏要费这心思,偏要让所有人都瞧见,她年世兰的心意,从不是那些唱曲卖笑的伎俩可比。

而是带着年家的体面,带着对君王的尊崇,堂堂正正摆在台面上。

待舞蹈毕,华妃谢恩起身时,鬓边的赤金步摇晃出细碎的光。

皇上望着她,忽然道:“今儿这舞,比先皇在世时所见,多了几分新意。”

这话虽轻,却让华妃眼底瞬间亮起光来——她要的,从来就不只是赏赐,而是这份“不同”

的认可。

殿外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www.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