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妇手持念珠,缓缓走到安陵容身边,慈眉善目地说道:“姑娘,这盂兰盆会的诵经声,最是能洗涤人心。
老身年年都来,每回听了,都觉得心里舒坦不少。”
安陵容礼貌地福了福身,回应道:“婆婆所言极是,小女从前忙碌,未曾有这般心境,今日听来,才知这其中妙处。”
老妇上下打量着安陵容,赞叹道:“姑娘面容姣好,气质不凡,想必也是有福之人。”
安陵容谦逊地说:“婆婆谬赞了,小女只盼家人平安,诸事顺遂。”
夜幕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轻柔地覆盖了杭州城,西湖在夜色中宛如一颗温润的明珠,散着朦胧而迷人的光泽。
湖边,一盏盏花灯被陆续点亮,星星点点,仿佛是银河落入了人间。
胤禛站在湖边,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眼睛却望向那波光粼粼的湖面。
在京城久居,习惯了宫廷中的肃穆与规矩,杭州这扑面而来的烟火气,让他感到既新奇又着迷。
然而,钱塘江中上游肆虐的水患,却如同一团沉甸甸的乌云,压在他的心头,挥之不去。
胤禛身旁,一个侍卫模样的人轻声说道:“王爷,此地人多繁杂,还请您多留意自身安危。”
胤禛微微皱眉,低声回应:“无妨,本王难得感受这般民间景象。
只是这水患……唉,不知何时才能彻底解决,让百姓免受其苦。”
侍卫默默点头,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的人群。
另一边,安陵容和锦绣从盂兰盆会出来。
天色已然完全暗下来,西湖边早已热闹非凡。
安陵容亲昵地挽着母亲林秀,身后跟着小厮,一行人朝着西湖边走去。
他们手中提着精心准备的祭品与河灯,这些物件承载着对祖先的追思与敬意。
来到西湖边,安陵容有条不紊地指挥小厮布置供桌。
她小心翼翼地将提前用白纸包裹锡箔叠成的银锭、元宝摆好,封口处清晰地写明祖先名讳、祭祀者辈分及日期,每一个字都倾注着她的认真与虔诚。
接着,她又将素馄饨一一摆上,那雪里蕻菜与豆腐干为馅的馄饨,散着淡淡的清香,仿佛在诉说着对祖先的思念。
鸡冠花娇艳欲滴,为这略显肃穆的场景增添了一抹亮色;酒菜与米饭整齐排列,象征着对祖先的敬意以及秋成的汇报。
安陵容望着供桌,眼神中满是深情,轻声对母亲说:“母亲,今日中元节,愿祖先庇佑我们一家,也保佑父亲诸事顺遂。”
林秀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泪光,感慨道:“是啊,这些年,咱们家经历了太多波折。
如今能有这般安稳的日子,都是祖先在护佑着我们。”
就在安陵容准备点燃河灯时,一旁的锦绣好奇地问道:“小姐,为何我们要放莲花灯、荷叶灯和瓜皮灯呀?”
安陵容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莲花象征着圣洁与吉祥,荷叶寓意着团圆,瓜皮灯则代表着丰收。”
“我们放这些河灯,是希望祖先能收到我们的心意,也祈求生活如这些美好的寓意一般。”
正当安陵容一家沉浸在祭祀的氛围中时,胤禛不经意间将目光投向这边。
月色如水,轻柔地洒在西湖之上,波光粼粼间,仿佛整个湖面都被揉碎的银辉填满。
胤禛远远伫立,目光越过熙攘的人群,落在那暖黄灯光簇拥的身影上。
安陵容置身于西湖畔,繁星仿若为她加冕,暖黄的光晕如同梦幻的薄纱,悄然为她周身勾勒出一层朦胧的诗意。
她专注于放河灯的模样,宛如一幅细腻的工画,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似带着一种无形的魔力,紧紧揪住了胤禛的心。
胤禛只觉心头猛地一颤,仿佛有一根无形的弦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