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手,一边比划,一边给这些朴实的匠人们,讲解着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
“王师傅,您看,这筒壁的厚度,要均匀。不能一边厚,一边薄。”
“还有这里,膛内,要尽量打磨得光滑一些,这样榴弹飞出去,才不会跑偏。”
在他的亲自指导和示范下。
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再次响彻了整个铁匠铺。
然而,制作的过程,比耿忠想象的,还要困难一万倍。
困难重重。
第一个难题,就是材料。
铁匠铺里,只有最普通的,含碳量极低,杂质极多的熟铁。
这种铁,韧性差,强度更差。
用来打锄头、镰刀,还凑合。
可要用来制造承受巨大膛压的炮管,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耿忠不得不,一再地,将炮管的厚度增加,再增加。
第二个难题,是工艺。
没有车床,没有镗床,没有铣床。
所有的一切,都只能靠最原始的,锻打,和手工锉磨。
筒壁的厚度,无论老师傅们如何小心,都无法做到完全均匀。
膛内的光洁度,也远远达不到设计要求,摸上去,依旧能感觉到细微的凹凸不平。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