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6章 土法制“神仙水”(2 / 8)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动手。

    他先是,用一些从河边挖来的,粘性极强的黏土,混合着稻草,将一口肚子最大的陶罐,牢牢地,固定在山洞中央的一块平地上。

    陶罐的下面,他又用大小不一的石头,垒起了一个简易的,留有通风口和添柴口的加热灶台。

    一个最原始,也最简陋的“反应釜”,就这么完成了。

    接着,是更精细的活。

    他拿起那根,早已准备好的,中空的,手臂粗细的竹子。

    用刺刀,小心翼翼地,将它的一端,削得又尖又细。

    然后,精准地,插入到另一口陶罐的盖子上,一个预先留好的小孔里。

    他用湿泥巴,将接口处,封得严严实实,不留一丝缝隙。

    然后,他将这根竹管的另一端,斜斜地,插入到第三个,也是最小的一个陶罐的罐口里。

    而这个小陶罐,则被他,稳稳地,安放在一个装满了从山涧里取来的,冰冷刺骨的泉水的大木盆里。

    一个极其丑陋,充满了土法智慧,但在化学家眼中,却又无比精巧的“土法蒸馏冷凝装置”,奇迹般地,在这座1941年的山洞里,诞生了。

    那两个勤务兵,在洞口,看得是目瞪口呆。

    他们完全看不懂。

    这又是陶罐又是竹子的,东拼西凑,这到底是要干什么?

    这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