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过落后。
此时西医和木匠区别还不是很大,治外伤就截肢,治内伤就放血,止痛用鸦片,治病用水银。
治死的人可能比救活的还多些。
单是一个坏血病,就束手无策。
更别提霍乱、伤寒、黄热病、伤口感染、败血症等疾病了。
林浅前世是搞设计的,对医学一窍不通,这次靠岸大明,当务之急就是找个靠谱的中医郎中带到船上。
有了随船医生,不仅船员存活率可以提高,作战时不必担心受伤更加勇敢,也能给他自己保命,免得踩个锈铁钉就一命呜呼。
其次,缺少船员。
满打满算,他现在只有六十余名船员,每人身兼多职的情况下,才能勉强维持航行,海面作战,基本想也别想。
按大帆船的操作需求,加上战斗人员,林浅估计船员要在三百人左右。
至于船员去哪招募,林浅已有初步的打算,珠江口的疍民就是很好的人选。
疍民自小在船上生活,熟悉海洋、擅长驾船,具备良好的技术优势。
在大明,疍民属于贱民,是比平民百姓还要卑微的存在,任谁都能欺负,生活充满困苦歧视。
因此疍民也对大明朝廷非常厌恶,有极强的反抗意识。
恰巧林浅手下船员中就有不少疍民,比如白浪仔。
此番回大明,正好帮白浪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