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4交流(7 / 9)

; 毕竟,明朝的丁税其实就是从徭役中分派出来的。

    官员品级到了,官府要配轿夫,两人或四人,也可折银自雇。

    魏广德一直都是折银,他家里有人做这些事儿,可有些小门小户的官员上任,没那么多人手,就得用这些服役之人做下人。

    在明朝中后期,因为这种简单的分摊方法闹出个幺蛾子,让官吏为此灰头土脸,毕竟各家各户情况不同。

    有些人家富足,分摊这点银子不难,而对于穷苦的族人,分摊这点银子可就非常艰难,于是族内矛盾爆发,被拱出来,参与的人都落不到好果子吃。

    于是,中后期,在分摊丁银的时候,又增加了家庭财富的分配。

    大致是四六开,四成丁银直接按人头分摊,剩下部分按各家财力再分摊,富裕的多出点,穷苦的少出点,也算是族里的帮扶政策。

    这种情况下,族长和甲长里长的地位也得到提高,最后就是丁税减少。

    明朝许多隐户,其实也就是在这里面。

    所谓隐户,并非是躲进山里,而是就在身边,只不过官府文书上没有记录。

    据说,江浙一带隐户盛行,有些地方甚至达到十比一的程度。

    “当有千万两,不过自此以后朝廷也不能再勾徭役了,以后发大工就得从这笔银子里出。

    所以,一条鞭法后,田赋和丁银最好还是分开记录,方便收支。”

    魏广德开口说道。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