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3细节(5 / 9)

    还有就是在护照背面刻字,那都是小事儿,防伪技术主要体现在纸和印制手法上。

    说实话,大明负责印制宝钞的宝钞提举司和内宝钞局现在真的是无事儿可干,以前印制的宝钞现在都发不出去,成了个空架子衙门。

    但是内廷还得保留这些人,特别是掌握特殊技法的匠人。

    后世都说大明宝钞几乎没有伪钞,因为那东西太不值钱,进行伪造只会亏本。

    这说法其实是不对的,特别是明朝几代皇帝时,宝钞其实是主要流通货币,那会儿民间可是严禁流通铜钱和金银的。

    宝钞难以伪造,才是少有伪钞的主要原因。

    宝钞的用料,据相关文献记载,明代沿用的是元代的制钞方法,在制钞的原料上选用的是桑穰,也就是桑树剥掉皮后,桑树皮与树肉之间那极薄的一层内皮,这种材料特别不容易仿造。

    当时官府对于钞料的管控可谓极其严格,这使得伪造者几乎就没有了原料的来源,相当于直接从源头上将想要伪造宝钞的这一想法扼杀在摇篮里了。

    此外,印制宝钞用的铜板使用了精湛细致的雕刻技术,如此高难度的雕刻技艺使伪造宝钞的人很难按照原样刻印。

    还有,大明通行宝钞的正面盖有两方红色的官印,一方是“大明宝钞之印”,另一方是“宝钞提举司印”;大明宝钞的背面也盖有两方印章,红色官印为“印造宝钞局印”,以及油墨印的钱币面额。

    这些印章都有相应的防伪暗记,在当时民间是很难仿造的。

    更别说宝钞的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