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变革(4 / 9)

p;长此以往,下游河道泥沙淤积会越发严重。

    水往低处流,此法或许就会降低全河的斜度,河流速度降低,冲刷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到最后彻底失效。

    最让人担忧的还是,因此形成恶性循环,那就是河床会加快抬高速度。”

    “那支持潘惟良的人可有提出应对之法?”

    既然反对者已经说出了反对理由,那支持的人应该也有应对的办法才是。

    好吧,这就是古代的辩证,互相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就是了,最后看谁能笑到最后。

    果然,江治略微犹豫就说出了支持者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加高堰坝。

    他们认为,清口既淤,可筑高堰以遏之,堤张福以束之,障全淮之水,与黄角胜,不虞其势不敌也。”

    “就是说,他们想的和我们之前说的差不多,那就是不断加高河坝,把黄河抬起来?”

    魏广德一听就知道怎么个意思了。

    需要指出,现在虽然黄河河道因为淤积已经有所抬高,但还没达到“悬河”的程度。

    毕竟,明朝河坝也是有“豆腐渣”工程的,一旦洪水爆发,河堤决口,黄河就会自行寻找地势较低的位置流入,进而寻找新的入海口或者入河口。

    反正,黄河的水因为中国地形西高东低的原故,最终还是会流入大海的。

    只不过,黄河自行寻道,结果就是洪灾,无数百姓会为此流离失所,田地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