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摊丁入亩(2 / 9)

隆万盛世 平行空间来客 4383 字 23小时前

应该按照民间真实的情况造册,但实际上因为大明财政吃进,每次投入到大造的经费其实都严重不足,于是就出现了各种问题。

    是的,张居正清楚那些黄册是怎么做出来的,许多都是抄,抄过去的。

    有些官员在抄录的时候,还会注意把一些年老之人删除,毕竟不可能有一、二百岁高龄的老者还能记录在册,但更多的人则直接原封不动抄下来。

    这就非常可笑了。

    至于最重要的,也就是各地生员们代替官员下乡实际核查人口情况,也因为官府的补贴不能到位,让那些生员都采用糊弄的办法,根本就没去乡下实际核对、记录各户人口的变化情况。

    这种情况下,就算上面有官员想要认真做事,把辖区内人口核查清楚也是不能。

    他们拿到的生员报回来的数据,本身就是假的,还如何客观编制黄册。

    朱元璋在黄册制度设计上,花了很多心思,但无奈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把黄册制度直接给玩坏了。

    我们举几个具体的例子,也就知道《赋役黄册》是怎么被玩坏的了。

    比如有人叫张三,经商赚钱,于是就买了五十亩地,然后想逃税。

    他就可以给里长买二斤猪肉,请他把自己那五十亩地分出四十亩放在四十个穷人的名下。

    这些穷人不识字,容易糊弄,填黄册都是别人替他们填,一人多了一亩的税,也不是很明显。

    这种虚报信息的方式,就叫做“飞洒”。

    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