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不一致,南方和北方的以商贸为主体的经济和北方种粮的老传统相比截然不同。
同时商业利益的一致造成南方士族联盟,大明朝有东林党,有楚党,有浙党,北方没有这些条件,自然形不成党同伐异的同盟,北方只有皇权延续的阉党宦官集团。
南北一直有对立情绪,只不过被党争的表象所掩盖。
南北之争,其实到清朝覆灭也没有解决。
此时林必秀在邓子龙面前公然说自己是宋朝遗民,自然就是不承认蒙元就算了,顺带着也不承认大明是顺天应命,继承正统,自然就让邓子龙很是不快。
大明的正统地位,早就刻在这一代人心里。
这也是崇祯以前,大明其实并没有造反的土壤。
之前的那些起义,或者说造反,更多还是普通百姓被逼到没有活路选择做强盗自救的一种行为。
也就是后金反复入关掠夺后,才逐渐动摇了民心。
要知道,北方人的思想,相对来说更加务实。
正统的大明王朝已经不能保护他们,自然就要靠向能保护他们的人。
所以满清大举南下时,北方抵抗轻微,主要的抵抗还是集中在南方的原因。
所以,山东的孔府中人,才能恬不知耻在很短的时间里从大明阵营先是倒向大顺,再投效满清的原因。
此刻的林必秀自知失言,想到双方不对等的地位,当即低头认错道:‘邓大人说的是,是小人说错了。’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