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你或许也听说过把,夷人的战船,一侧的火炮最多可是有五六十门,他们两条船就有我们十条船的火力。”
“那也是没办法,船舱就是如此。”
邓子龙明白俞大猷的想法,可是也没有办法解决,因为这涉及到船体结构的问题。
中国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历史悠久,而且技术发达,在古代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古代中国对外交通发达,从汉朝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中国造船和海航技术得到不断发展,隋唐时期,以及宋元时期是中国海上交通和贸易发展的重要时期,指南针用于航海。
元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明朝初期,中国的造船和海航技术也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最著名的就是郑和下西洋,展示了大明王朝的海军力量。
明朝继承并发展了前朝造船技术,郑和7次远航,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人数最多有27800人。
其中最大的船称为“宝船”,长44丈,18丈,长宽比例2.43,锚中都有几千斤重,更是高达九桅,可乘坐千人,吨位约为五千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海船。
而同时期的欧洲的船舰桅数一般是三桅或者四桅,不仅是船只吨位和船只大小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船舰。
桅数越多表示战船越大、挂起的风帆越多,能够借用的风力也越大,船速也越快。
可惜的是,郑和之后明朝曾经强大的海军也随之缩减,大明水师从此告别了巨舰和海洋,等着西方战舰赶超上来。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