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抓不到他的痛脚。
正说话间,城门下两个鸿胪寺礼赞管前后脚回头,从午门两侧便门入宫。
显然,他们是去皇极门奏请陛下御午门的。
而此时,皇极门城楼上,十二岁的万历皇帝端坐御座之上看着城门下空荡荡的广场。
往天他到这里时,下面已经黑压压站满了朝中百官,在他坐下时就会给他行礼的。
远处午门的角门处走进来两个青色官服的官员,他们快步到了皇极门下向城楼上的万历皇帝行叩头礼。
万历皇帝只是轻轻抬手,身边的太监就对着城楼下中气十足的喊道:“陛下有旨,平身。”
能站在这个位置,代替皇帝发号施令的,那也不是随便安排的,都是千挑万选过的,要求说话声音洪亮,有穿透性。
两个官员其实后,其中一人向前迈出一步,躬身奏道:“启禀陛下,献俘大典,请陛下御午门。”
毫无营业的对话,可这就是仪程,万历皇帝是不能直接上午门的,而得朝臣来请。
一般来说,皇帝不会走出皇极门,所以必须是朝中奏请出宫。
是的,这皇极门严格说起来,其实才是宫门,内外宫,前后宫的界限就是在这里。
万历皇帝也想看看献俘大典到底是什么样子,特别是他还想看看居然胆敢造他反的王杲,到底是长什么样子的,在官员奏请后当即点头说道:“准。”
很快,一乘肩與便被抬了上来,万历皇帝站起,走下御座,坐进肩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