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徐阶其实还有充分的时间处理这件事儿。
脸面已经丢了,也就不去想这些,之后少出门拜访老友就是了。
在丫鬟的搀扶下,徐阶进了书房,磨好墨,徐阶提笔一口气给京城连写了数封书信,分别给张居正、杨博及六科的人。
都察院的御史虽然笔如刀,可六科的人监察百官,离皇帝更近,说话更有分量。
写好信,立即叫来管家,安排信使送往京城各家府邸。
而此时的高拱,刚刚接到隆庆皇帝批红的奏疏,要他立即进内阁办事,不准推辞。
流程走完,高拱心里也是很高兴的,觉得很是扬眉吐气,这会儿回屋继续接待那些拜访者。
这段时间来的人实在太多了,一开始许多人是他的门生故旧,不过后来或许是因为他表现的很是亲善,于是其他一些人也开始借机登门拜访,想要拉近关系。
虽然在内心了不胜其烦,但高拱知道现在是重新树立人设的时候,所以依旧是笑脸相迎。
当初,就是他做事过于刚直,对人待物却了温和,所以让他被群臣孤立,今日再起,自然不愿意再重蹈覆辙。
“春台,你现在还赋闲在家,吏部就没安排官职吗?”
高拱佯装关心的问道。
今日到府拜访的人,算是他高拱的学生,名叫蔡国熙,字春台,嘉靖三十八进士。
当年会试的大主考是掌詹事府事、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李玑,副主考是太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