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调谭纶的事儿,也就是魏广德身边的人比较关注,因为他们大都知道广东那边的情况,知道俞大猷在那边处境并不是很好。
虽然会打仗,可跟同僚关系上却很不愉快,若不是顾忌裕王府的关系,怕俞大猷打完一仗就要被免职,然后过段时间有战事时又被起复。
“那你不打算把俞大猷也调到北方来?”
陈矩这时候提议道:“这俩年,鞑子不断进犯宣大,宣府还好,虽然偶有败绩,可大多都是胜仗,皇爷放马芳在那里也很放心,可是你也知道大同和山西,现在已经成了我大明边防薄弱之处,若是调俞大猷镇守大同.”
说道这里,陈矩停下来,目光灼灼看着魏广德,等待他的反应。
好吧,这是陈矩想了很久想到的法子,在知道朝廷打算调走谭纶起,他就在考虑这事儿了。
至于为什么这么关心此事,自然也是希望自己的主意能够得到皇帝的青睐。
腾祥、孟冲他们献媚皇帝的法子,陈矩自问干不出来,那就另辟蹊径。
知道隆庆皇帝还是很重视国政,只不过大多数时候他都是显得漫不经心,还不是因为朝里有人帮他出主意,想办法。
他只需要在奏疏上批红就可以了,自有朝中大臣们去帮他办好,他可以在后宫高枕无忧的玩乐。
为此,陈矩觉得,与其和腾祥等人献媚争宠,不如像朝臣那样干些实事,只要能够为隆庆皇帝分忧,自己的地位自然就有了保证。
边事,自然是大明历代皇帝心中无比重要的事儿,只要自己举荐官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