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徐阶的建议(2 / 9)

nbsp;   要说就当下的局面,支持开海的重臣肯定是更多的,不过这都是朝中中高级官员,如果把殿外侯立的人算上,估计支持禁海的官员会更多。

    还好,外面的人虽多,可他们却无法参与到这次辩论中来。

    隆庆皇帝视线先是扫向右边,那是勋贵和武臣的地方。

    眼下的局势,他们没有掺和的兴趣,那是文官之间狗咬狗,开海禁海与他们没什么利益。

    至少在这一刻,勋贵和武臣是这么想的。

    开海,对留在南京的人或许有利益瓜葛,可对他们这些在北京的人家来说,他们更重视的还是土地和盐引。

    被后世视为明朝灭亡重要原因的贪墨军饷一事,其实对站在殿中的人来说,那都是府里没什么地位的族人才视若珍宝的东西。

    对他们来说,那点兵饷值几个钱,一个月几万两银子,还有无数人家来分。

    成国公朱希忠,英国公张溶这会儿都是冷冷注视着殿内发生的一幕,而定国公徐延德年纪大了,此刻站在那里显得颤颤巍巍的。

    这位定国公在参与世宗皇帝丧宜后据说身子一直不好,估计这个时候也懒得管这些事儿,即便他看到侄女婿魏广德也下场表态。

    对他们这些勋贵来说,没必要去抢什么从龙之功,那是有风险的,而且自家品级已经到顶了。

    还需要在皇帝下达命令后忠实执行,皇室就挑不出一点错漏,做得好还会恩宠有加就够了。

    所以,现在的勋贵都在等待隆庆皇帝作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