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8选择(4 / 9)

力量被极大削弱,这个时候确实需要补充宣府的兵力。

    实际上,长城最重要的作用,并不是以一堵墙把敌人挡在外面,就像攻城战那样。

    数千里的城墙,即便大明为此填进去百万大军,其实都不可能把长城城墙填满。

    长城是一个防御体系,依托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

    后世许多人都认为长城无用,外敌入侵可以在长城上打开一个缺口就可以长驱直入了,只有没有战略常识的人才这样认为。

    长城上的驻军,其实更重要的作用就是预警,当然也是作战士卒。

    当发现敌人踪迹后开始预警,同时当然要进行抵抗,为的其实仅仅是争取一些时间,让内陆的民众加紧备战,坚壁清野创造一点时间。

    打开一个缺口需要时间,还要防备守军的进攻,游牧民族突然袭击的战略优势丧失殆尽,烽火台快速传递军情到远方,也可以让中原地区政权有充分的时间做好准备,抵御进攻。

    游牧民族到中原地区大都是劫掠,攻打城市不是他们的强项,一旦预警后坚壁清野,他们能抢到的财物和人力将会大打折扣的。

    况且他们一般都不敢深入腹地进行劫掠,怕被缺口两端的守军截断后路。

    明朝在长城沿线大量修筑镇堡,其实才是防御虏骑进攻的主要工事。

    这些镇堡如同小城一般狭小而不易攻打,又密布在长城后方数十里范围内。

    如果鞑子犯边打破边墙,要么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