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除国(6 / 9)

nbsp; 只能说空穴来风未必无因,耿安在钧州听说的那些事儿,十有八九是有原型的,只是可能略有变形。

    就是万岁山,还真是按照徽王按照皇宫的修建标准弄出来的。

    明永乐年间营造北京皇宫时,根据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个星宿的说法,北面玄武的位置必须有山,便将挖掘紫禁城筒子河和太液池南海的泥土堆积成山,成为大内“镇山”,取名万岁山。

    徽王府在私自扩建过程中也参照了皇宫的四星宿规格,在王府北边堆了一座镇山,取得名字也是万岁山。

    这是妥妥的违制,甚至往大了说就是有不臣之心了。

    王府里怎么能有万岁山的存在,虽然在御史到达钧州前,徽王就召集王府上下统一口径,可别忘了徽王府中可是有内廷的人。

    他们之前虽然看出徽王某些地方违制,可是徽王对他们这些手下属实不错,基本上他们在王府里才是奴才,出了王府那就是大爷,日子在钧州那是过的逍遥快活,自然也不希望徽王真的就倒掉。

    可是到了现在,眼看着瞒不住了,就算王府里的人不乱说,可面对文官,给你来个风闻奏事,还是保不住这些秘密的。

    只怪过去徽王府在钧州实在是太霸道,太不把外人放在眼里。

    王府里的人出门后,是什么事儿也敢做,什么话儿也敢说。

    徽王府改建是按照皇宫标准进行的,这个在钧州已经是半公开的秘密。

    封得住王府人的口,却挡不住王府外百姓的嘴。

    都察院御史的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