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对于倭寇,在北京的皇帝和官员来说,都是疥癣之患,在他们看来,只要官兵一到,匪徒倭寇还不是就束手就擒。
在读书人心目中,虽然看不起武官和胥吏,但是盗匪在看到这些人的时候,心理压力还是很大的。
你抢劫杀害百姓,那只是触犯大明律刑法,要是敢和官军、衙役对杀,那就是造反。
在这时代的大部分读书人就是这么看的,至少对国内战事的理解就是这样。
作奸犯科,那些刁民自然会做,也不奇怪,一样米养百样人,你不能指望所有人都和他们这些读书人一样道德品质高尚。
但要是攻击官府的人,犯上作乱,在他们看来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不管是在北京城里的官老爷,还是外省各地的大人们来说,虽然都知道卫所糜烂,战兵缺失,可丝毫不以为围剿一些倭寇还能怎么样,难道还会打不赢?
张经的奏报里也说了,集合周边卫所精壮二万余全力围剿倭寇,谅倭寇插翅难逃。
这十来天魏广德自己琢磨的文章交到孙夫子那里以后,孙夫子看完就把魏广德叫到一边就是一顿痛批,写的什么玩意,有好几篇思想立意就有问题。
然后手把手的教魏广德该怎么改,那些说法是错误的。
都是一些比较冷门的题,其实孙夫子也只是靠自己的理解在教,效果也就那样了。
“按我说的,回去再好好改改。”
说了一大通后,孙夫子才端坐下来,手里拿起茶盏喝了一口润润干燥的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