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天二年/明治二年(1866),2月10日——
关东,八王子,传习队的驻所——
“开枪!”
砰!砰!砰!砰!砰!砰!砰!
密集的枪声震耳欲聋。
缓慢飘出的奶白色硝烟遮蔽视线。
偌大的训练场上,传习队的将士们努力操练火枪。
大炮的轰鸣自远处传来,此起彼伏。
来自法国的教官们背着双手,一丝不苟地检视训练成果,蕃书调所出身的翻译们紧随在旁。
【注·蕃书调所:负责翻译西方著作的学术机构。】
“那边的人动作慢了!齐步走时一定要保持队列整齐!”(法语)
“动作快!都跑起来!”(法语)
“线列战术的核心是勇气!”(法语)
每当教官们下达新的指令,翻译们就会如实地转译。
此时此刻,在训练场的西南方的一处角落里,身穿黑色长风衣、梳着背头的土方岁三正兴致勃勃地观看训练。
在剪了头发后,土方岁三越来越少穿和服,常以“黑色长风衣、黑色夹克、黑色长靴”的挺拔形象示人。
他眼下并非独身一人,布吕奈静候在其身侧——当然,负责转译二人话语的翻译